第861节(1 / 2)

敛财人生[综] 林木儿 3196 字 2个月前

刘山拿着手机的手都开始抖了,节目准备了一半,钱也花出去了,要是节目中途夭折了,这得损失多少?他不敢声张,“怎么办?报警吗?”

“加快速度。”林雨桐心说,报警有什么用?跟风的事情都常见,更何况是这种压根没办法说清的事。人家稍微一改动就是一挡新节目,“明天我过去吧。第一期的拍摄就放在这个周末,地方我来定。先不要声张,周五晚上再召集大家一起说吧。”

这边挂了电话,马上又联系韩新,“查这四个人。挨个查一遍。”这些新手,做事向来难周全的。

安排妥当了,林雨桐本来想打电话给董双双,最后想想还是算了。真没必要!做这一行就是这样的。

第二天见刘山的时候,这家伙的眼底都是青的,“到底是谁泄露的?”

林雨桐没回答这个问题,“先撇开这些不谈。还是那句话,只要节目过硬,总会有人买账的。你也不要又压力,董双双那个人我了解。这种节目没有做过,没有成功的例子,她不管真按照咱们的策划来。彩凤赔不起,她会找个更加稳妥的保准能赚的路子走。这跟咱们就有了区别了。我的原则是认真!做什么就是做什么。别觉得拍节目就是做个花样子,该干活的时候就得干活。对于农活,该给的费用怎么还得你来协商。咱们这都是二把刀,干活少不了损坏了人家的庄稼,要把这一部分损耗给算计在里面。”

两人凑在一起又说了半天。准备的低调的准备起来了。周五下午放学,留下来开会,刘山才把泄露的事跟大家说了。

“谁干的?”教室里嗡一下就喧哗了起来,太卑鄙了!

林雨桐的电话响了一下,是韩新发来的短信:阮玲账户里多了十万块。

阮玲这会子都吓了一跳,她眼神闪了闪,抬头朝林雨桐看过去,刚好跟林雨桐的眼神碰在了一起。林雨桐看着她,话确实对全班人说的,“这个消息,有人获利十万。她就坐在这个教室里,坐在大家中间。我就不点名了,只是希望,她不要在出现在这个团队里。”

阮玲的脸色一下子就白了,坐在座位上半晌都没说话。

不少人看过去,十万块钱对林雨桐不算什么,但对于再座的这么多人,这可实在是不算是小数目了。

“够回老家买房子交个首付了。”有人这么说了一句。

没错,在有些省会城市,十万块钱真够买的小户型交首付了。对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,如果不依赖父母,这钱真不是那么容易攒出来的。

林雨桐没有纠缠在这个问题上,而是做了第一次拍摄的安排。有些同学一听说还没拍摄就先露底了,都有些不看好,再加上要考试了,还跟以前愿意参与的同学,不足十个人。

这还得包括了林雨桐、刘山、肖遥、李群、甚至于阮玲。另外还有五个人,其中三个是给林雨桐撑腰的苗苗、文娟和葛函,再有两个人都是男生,一个叫吴明,一个叫周舟。

那这基本就没什么可以挑选的了。林雨桐刚才的视线已经很说明问题,几个人围在一起之后,谁也没叫阮玲过来。实际上能用的人也就九个。

四个女生还是同一个宿舍的,剩下的都是男同学。

这叫人就很尴尬了。

林雨桐倒是不以为然,“没关系,咱们先拍一集试试水,若是可以,以后还是先邀请咱们班的同学。”

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。周六早上凌晨四点,两辆面包车在校门口,一辆是拍摄组,一辆车上是这次要上节目的九个人。

上了车林雨桐往角落一坐,就开始打盹了补觉了。其他人多少还有点兴奋。

出了京市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,就到了一处山脚下的村庄。

这家农户是叫关佳佳提前联系好的,家里只有四十多岁的一对夫妻刘叔刘婶。两人有一个儿子,儿子在外打工,很少在家。两口子种着六亩地,四亩菜地,四亩玉米。玉米是那种水果玉米,正是上市的时候。

到这家的时候,刘叔已经开着自家的三轮车买菜去了,只有刘婶在家已经准备下地了。

面包车停下来,这边就已经准备开始拍摄了。

第一期,林雨桐直接推了葛函出来充当这个解说员连带主持人。

“我根本就没做过……”葛函连连摆手,“我不行的。”

“多好的机会!”苗苗推她,“上吧。”

葛函深吸一口气,理了理头发,也不化妆,就是素颜上节目,“大家好,我是葛函,欢迎大家收看《农乐》。我们是国家传媒大学大三的学生,我身后的这几位都是我的同学。我们现在位于京郊的刘家村,不远处那个不起眼的农家院,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。”

林雨桐笑了,虽然生涩,还有点刻板,但至少不打磕巴没有腹稿的情况下张嘴就来,这就已经算是不错了。

刘婶是个不善言谈的人,也都是大家问一句,她说一句。

“这么早下地,不吃早饭吗?”林雨桐引导着问道。

“天太热了,早上起早点,中午就下地了。”刘婶带着大家下地,“这摘菜早上摘要好一点……”

葛函一时之间没接上话,不知道早上摘菜为什么会好一点。

林雨桐直接接过话头:“中午阳光照射,菜看起来都蔫了。早上的菜看起来最新鲜,而且早上摘菜,对植株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,损失的水分最少……”

几个人这会子忘了拍摄,摘黄瓜的摘黄瓜,摘西红柿的摘西红柿。

刘婶拿喷壶给摘出来的菜上喷上水,林雨桐干脆起身拿了镰刀,去地头割了青草回来,将筐子周围都铺上草,才把摘出来的菜都重新整齐的摆到这个铺着草的筐子里,最后再洒水,摆满以后,又给菜上盖了厚厚的一层青草。

刘山在后面喊了一句,“我明白了。太阳晒不透,菜的水分不流失,卖的时候品相才好看。”

就是这样的。

吴明和周舟两个人又背着筐子去玉米地里摘嫩玉米,出来的时候脸上胳膊腿上都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印子。

李群不认识垄沟上种的红薯,还专门跟肖遥有商有量的研究了半天,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。

倒是苗苗可能是在她妈妈那边见过接触过,坐在地头把小青菜油麦菜这些都小心的整理好,然后估摸着重量绑成一捆一捆的。文娟是下地下惯了的,择菜还顺手拔了地里的野草,又把野草里的野菜单独拎出来,“回去还能整一盘菜。”

不管干的怎么不好,刘婶都只笑:“挺好的。比我一个人快多了。这活我一般要干一天才完。”

然后就是把菜往回运,用那种被叫做‘地溜子’的小三轮车,一车一车的把菜运回去,不能撞了,不能压坏了,轻轻的摆着,到家后赶紧放到地窖里去,地窖的温度低一些,保证菜新鲜。

一干就是一大早上,连早饭都没吃。忙活完就十一点多了,这才开始做饭。

几个人都没闲着,洗菜的择菜的,林雨桐主厨,刘婶烧火。后锅闷着米饭,前锅炒菜。就是地里有的菜,一个蒜泥油麦菜,一个豆角焖茄子,一个醋溜葫芦,一个辣椒炒苦瓜,还有一个是用文娟弄回来的野菜做的拌杂菜。最后一个黄瓜片汤。

都是大盆装的菜,带上刘婶还有摄制组的人,十好几个的饭都够。

林雨桐又提前留出刘叔的一份,剩下的风卷残云,一会子就消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