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1章 一家亲(1 / 2)

大汉箭神 庄不周 1727 字 2天前

淮南王府。

太子刘迁快步走进了刘安的书房。他在门口停了一下,吸了两口气,又搓了搓脸,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,这才抬手敲门。

“进来。”刘安的声音传了出来,平静如常,听不出一点异常。刘迁听了,却更加不快。他脱了鞋,推门走了进去。房里很暖和,热气扑面而来。刘安穿着素色单衣,坐在书案前,正在奋笔疾书。

“父王,又在写文章?”

“给天子上书。”

“还上书?”刘迁吓了一跳,连忙伸手握住了刘安的手。“父王,上次上书已经被削了两个县,你还不死心?非要逼天子继续削藩吗?”

“谁说那两个县是被削掉的?”刘安稀疏的眉毛挑了一下,不悦的打量着刘迁。

“呃……好吧,那是封给妹妹的,不能算削。可是天子下诏嘉奖妹妹,难道不应该另选食邑,非要在淮南国境内选择两个县?”

刘安放下了笑,搓了一会儿手,轻轻叹了一口气。“你还是没明白天子的意思啊。”

刘迁的脸抽搐了一下。从刘安的口气中,他又听出了淡淡的失望。虽然他已经习惯了,可是听到这样的话,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
“首先,天子并没有说我的上书不对。相反,他还让严助给我写了回书,感谢我对朝廷大事的关心。”

刘安拿出严助的回书,推到刘迁面前。刘迁没有接,他已经提前知道了内容,要不然也不会急急忙忙的来找刘安。诏书里是没有说,但是天子根本没有采纳刘安的上书,意思已经很明白了。不明白的不是他刘迁,而是父王刘安。

“父王,我听说,天子对梁啸很有信心,极力维护。父王说梁啸的不是,天子岂能满意?再说了,妹妹与梁啸交往甚深,你这么做……妹妹会怎么想?”

刘安哼了一声,很不高兴。“我希望她不要想。贵贱悬殊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就算他运气好,能以军功封侯,那得等到什么时候?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,不能被他耽误了。”

“父王自是一片好意,可是妹妹未必领会。既然梁啸西域之行九死一生,何不由他自生自灭?”

刘安歪了歪嘴,笑了起来,意味深长的摇了摇头。“迁儿,这就是为父的用意所在了。你想啊,现在我说梁啸的不是,天子可以强辞夺理,不予理睬。等梁啸身死,为天下笑,他还能说我说得不对吗?现在他削我两个县,将来就得还我四个县。”

刘迁一怔,若有所思。

“我与天子之争,并非个人恩怨,而是儒道之争。天子野心勃勃,欲以儒代道,好大喜功,将来必然会毁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。如今太皇太后尚在,他就蠢蠢欲动,将来太皇太后一旦驾崩,还有谁能制衡他?”

刘安说着,指了指自己的鼻子。“只有你父王我啊。我就是要让天下诸侯知道,黄老之道才是治国良策,年轻人只凭一腔血气,是办不好事的。”

刘迁又惊又喜,抚掌而笑。“父王,你真是深谋远虑啊。如此一来,天下诸侯皆知父王智慧无双,自然唯父王马首是瞻,众望所归之下……”

刘安抬起手,打断了刘迁的话。父子俩相视而笑。

——

刘陵搓搓手,放下笔,得意的歪了歪嘴。她站了起来,光着脚,在温暖的地板上走着。脚底踩在软软的坐席上,痒痒的,仿佛有人在轻轻的挠触。

刘陵忍着笑,歪着头,打量着刚刚抄完的书稿。

书稿并不长,只有寥寥百余字,配了两幅图,却是刘陵与那些负责制造千里眼的门客人几个月的心血结晶。为了搞清楚这个道理,他们查遍了淮南王府收藏的古籍,都没有找到答案,最后还是邓国斌冥想苦想了大半个月后,决定亲自设计方案,经过反复试验,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,最后才总结出其中的道理。

别看这份书稿很简单,却是千里眼中蕴藏的道。把握了这个道,不仅可以制造千里眼,还能制造可以观察细小事物的放大镜。实际上,千里眼就是在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出来的。

刘陵将第一只千里眼献给了天子,但是这份文稿,她想给另外一个人看。